在今日快速變遷的數位世界中,僅依賴演算法的行銷策略猶如建立在流沙之上。某天你可能還順風順水,觸及率和互動率飆升,但在一場無聲的演算法更新後,隔天你就得竭力重新獲得能見度。像Google、Facebook和Instagram這類平台不斷調整其系統,且往往毫無預警。對行銷人員而言,這意味著一件事:適應力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需品。
但要在演算法變動中生存,並非每次有新更新推出時都要做出反應。而是要建立更深層、更具韌性的行銷策略——將長期信任置於短期收益之上的策略。聰明的品牌專注於人,而非平台。它們投資於真正能服務受眾的內容、自己能掌控的社群,以及不會隨下次更新而消失的見解。
本文探討如何將行銷思維從追逐演算法轉向構建不依賴演算法仍能運作的系統。我們將深入探討實用、以人為本的策略——例如開發常青內容、使用第一方數據、多元化流量來源以及培養真實的品牌連結。如果您已厭倦受制於動態消息中的每一次調整,本指南適合您。
讓我們探討如何構建一種不僅能在演算法變更中生存,還能因此蓬勃發展的行銷策略。
要制定持久的策略,行銷人員必須首先了解演算法的目的。本質上,它們旨在提升使用者體驗。Google希望提供相關的搜尋結果,而Instagram則優先顯示能保持使用者參與度的內容。更新並非有意傷害行銷人員,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使用者。當策略過度依賴平台「技巧」時,即使是微小的變動也可能擾亂一切。
演算法更新反映了消費者行為和技術的變化。Google 現在獎勵有幫助的原創內容,並處罰關鍵字堆砌或質量低劣的反向連結。社交平台青睞能帶來真實互動的內容,而非點讚或觀看次數等虛榮指標。了解這些目標有助於使行銷策略與平台真正重視的內容保持一致。
大多數演算法變更是漸進式的,而非突發性的。持續提供有價值內容並建立信任的品牌能夠平穩度過這些變化。
主要收穫:
行銷人員多年來一直在追逐演算法,不斷回應更新以獲取短暫的成功。這種被動回應的方式耗費資源,並產生不一致的訊息,讓受眾感到困惑。基於猜測和漏洞來建立品牌不僅耗費精力,而且難以為繼。
當您的策略取決於平台調整時,您的業務就會受到無法控制的力量擺佈。如果您依賴關鍵字堆砌或互動技巧,一次更新就可能抹去數月的進展。受眾也能看穿操縱性策略,並希望獲得他們能真正信任的品牌。
另一種選擇是長期、有計劃的行銷,專注於價值和關係。投資於您的訊息、內容品質和客戶體驗——這些不會在演算法改變時消失。被動式行銷可能帶來快速成功,但可持續的成功來自一致性和目標。放棄追逐每個趨勢,為建立一個人們因正確原因而追隨的品牌創造空間,而不僅僅是因為您破解了規則。
許多品牌追逐諸如關鍵字竅門或跟隨潮流等快速成功,但這些策略很少能建立持久的價值。它們可能會創造短暫的曝光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損害信譽。演算法經常變化,但專注於一致價值和信任的品牌才是能夠持久的品牌。
長期成功來自於相關性和一致性。建立清晰的聲音,定期出現,並提供受眾真正關心的內容。當你的策略植根於目標時,演算法變化的破壞性會降低,因為你的社群了解你的價值。
建立強大品牌的關鍵要點:
技巧會消逝,但建立在信任和關係之上的堅實基礎,能讓你的行銷在任何更新中保持韌性。
在數位行銷的早期,盡可能推出更多內容是首選策略。更多貼文意味著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至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但隨著平台變得更智能,用戶也更具選擇性,僅靠數量已無法保證可見度。如今,內容的質量決定了它的傳播範圍和廣度。
高品質內容能贏得信任、鼓勵互動,並讓人們持續回訪。無論是部落格文章、影片還是播客集數,真正能幫助、教育或娛樂受眾的內容,在各種演算法中自然表現更佳。平台會優先推薦能保持使用者興趣和參與度的素材,而低投入的填充式貼文往往會被埋沒在動態中。優質內容還能帶來更好的SEO、更多分享和更強的反向連結——這些好處會隨時間累積。
專注於品質並不意味著你需要減少發布量——而是意味著你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每一篇內容都應該有其存在的意義。它是否解決了一個問題?是否與你的品牌價值一致?是否為相關討論增添了新的觀點?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就走對了方向。
在一個充斥著雜訊的世界裡,只有經過深思熟慮、精心打造的內容才能脫穎而出並經久不衰。數量或許能幫助你獲得關注,但品質才是建立能夠抵禦任何演算法變動的聲譽的關鍵。
許多品牌嚴重依賴Instagram、Facebook或YouTube等平台來提高知名度。雖然這些渠道功能強大,但它們有一個隱患——你並不擁有那裡的受眾。演算法控制著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內容,而一次變動就可能在一夜之間大幅削減你的觸及範圍。這就是「租用」受眾的危險之處:你總是在遵守別人的規則。
另一方面,自有受眾能給你帶來控制權和穩定性。這些人是選擇直接接收你訊息的用戶——透過電子郵件訂閱、電子報、私人社群或SMS清單。你可以隨時聯繫他們,不必擔心演算法的干擾。這是一種基於許可和信任的更深層次連結,而不僅僅是被動滑動瀏覽。
尤其是電子郵件行銷,由於這種擁有權,它仍然是投資回報率(ROI)最高的渠道之一。你不僅僅是擁擠動態中的另一則貼文——你在某人的收件箱中,那裡的注意力更為集中。此外,透過分眾和個人化等工具,你可以讓訊息更具相關性和時效性。培養自有受眾需要時間,但這是你能做出的最具未來保障的舉措之一。它能保護你免受平台波動影響,並將權力重新掌握在你手中。當下一次演算法更新來臨時,你與受眾的直接聯繫管道仍將暢通。
過度依賴單一流量來源(如Google搜尋或Instagram)可能會使你的品牌處於脆弱狀態。一次演算法調整,你的能見度可能在一夜之間暴跌。「要建立一個能夠承受這些不可預測變化的策略,多元化是關鍵,」Mailgo行銷經理韓欣潤(Xinrun Han)表示。將你的流量想像成一個投資組合:越平衡,風險就越低。
透過將你的努力分散到多個管道,你可以減少對任何單一平台的依賴。這不僅能保護你的品牌,還能擴大你的觸及範圍,幫助你在各種情境下與受眾的不同群體建立聯繫。有些人可能透過搜尋發現你,有些人透過社交分享,還有些人則透過口碑或電子郵件行銷。
以下是一些值得考慮的關鍵流量來源:
目標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出現在對你的受眾而言正確的地方。多元化的流量策略能建立穩固的基礎,即使數位風向改變,也能確保你的可見度。
趨勢來來去去,但常青內容在發布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能持續帶來流量、建立權威性並服務於您的受眾。不同於新聞更新或季節性活動,常青內容始終保持相關性,因為它們涉及人們一直在搜索的主題。它們構成了內容策略的支柱,能夠輕鬆應對算法變化。
常青內容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其長壽性。一篇寫得好的「操作指南」或教育性文章可以在搜索結果中持續排名、產生反向鏈接並獲得參與度,長達數月甚至數年,而無需不斷更新。這種一致性為您提供了可靠的流量來源,無需依賴平台算法將您的內容推送到用戶面前。
以下是一些經過驗證的常青內容格式:
常青內容的魅力在於其複利效應。隨著時間推移,一篇優質文章的效果可媲美數十篇回應式貼文。當你專注於提供永恆價值時,你的策略本質上就具備了韌性,而非僅靠運氣。
在演算法變化難以預測的世界中,受眾是你最佳的指南。儘管跟隨行業趨勢或複製競爭對手的做法很誘人,但最聰明的行銷人員會將策略建立在真實數據之上,尤其是來自客戶的洞察。當你真正了解你的溝通對象、他們的需求以及行為模式時,你就能創造出無論平台如何變化都能保持相關性的內容和活動。
首先追蹤人們如何與您的內容互動。他們在哪個頁面上花費最多時間?哪些電子郵件被開啟和點擊?轉化率在哪裡下降?諸如Google Analytics、電子郵件行銷儀表板和社群媒體洞察等工具可以顯示哪些策略有效,以及在哪裡失去人們的注意力。這些模式比追逐網路上的趨勢更可靠。
但數據不僅僅是數字——它還關乎傾聽。客戶調查、投票、支援查詢和評論可以揭示您可能未曾考慮過的痛點、動機和問題。這些見解可以幫助您開發不僅表現良好,而且能與受眾產生深層共鳴的內容。
演算法不斷嘗試更好地將內容與用戶意圖匹配。如果您的策略已經與受眾的需求保持一致,那麼您就領先一步了。您越依賴真實見解而非假設,您的行銷策略就越具韌性。
SEO 是一種強大的行銷工具,但它經常被誤解。許多企業過度最佳化,堆砌關鍵字或依賴過時的策略,這可能弊大於利。現代 SEO 並非取悅搜尋引擎,而是透過實用、清晰的內容服務搜尋者。
如今的演算法獎勵真實性和幫助性,而非巧妙的技巧。「最有效的方法是創建能夠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並與用戶意圖一致的內容,」Traffic Think Tank 的社群倡導者 Leigh McKenzie 表示。理解搜尋背後的「原因」——無論用戶是想學習、購買還是比較——會使你的內容自然更具價值且更容易排名。
需要記住的要點:
當你將價值放在首位時,搜尋引擎自然會跟隨,即使演算法不斷演變,也能保持你的品牌可見度。
社群媒體平台向來以毫無預警地更改演算法而聞名。上個月還有效的策略——無論是短影片(reels)、圖片輪播(carousels)還是互動釣饵(engagement bait)——都可能突然失效。這種不斷的變動使人們很容易為了保持曝光度而追逐潮流。但那些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對待社群媒體的方式則有所不同。它們較少專注於「破解動態牆」(hacking the feed),而是更著重於建立真實、持久的互動。
第一步是將社群平台視為建立關係的工具,而非僅僅是廣播頻道。人們追蹤品牌並非因為內容經過完美最佳化,而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連結。無論演算法如何變動,那些講述故事、展示幕後時刻或引發真實對話的貼文,長期來看表現往往更好。人性化的語氣和一致性,比短暫的噱頭更為重要。
明智的做法是多元化你的內容類型和貼文格式,避免過度依賴任何單一形式。例如,將短視頻與價值型文字貼文或互動投票結合,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保持受眾的參與度。當演算法開始偏愛某種格式時,這種多樣性會給你帶來韌性。最有效的社交媒體策略是什麼?真誠地提供有用的內容並與受眾建立關聯。當你專注於社群而非僅僅點擊量時,無論平台的優先事項如何變化,你的受眾都會留下來。從長遠來看,信任和一致性總能戰勝技巧和潮流。
隨著隱私規則的加嚴和第三方 Cookie 的逐漸淘汰,第一方數據正成為行銷人員最強大的資產。這是你通過網站訪問、電子郵件註冊、調查或購買歷史直接收集的資訊。與平台驅動的見解不同,它提供了對實際客戶的一致、準確的視角。
最大的優勢在於控制力。您不必依賴社交平台或廣告網絡來定義您的受眾——您已經知道他們是誰。這有助於打造個人化體驗、實現更好的細分,並根據真實行為而非假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第一方數據還能確保您的行銷策略具有未來適應性。隨著追蹤限制的增加以及演算法對用戶資訊的保護加強,擁有自己數據的品牌將保持領先地位。諸如明確的選擇加入機制、為電子郵件提供價值以及提出合適的問題等簡單步驟,都能建立可靠的數據基礎。當您掌握這些見解時,您就能掌控自己的策略,而非受制於平台。
建立具彈性的行銷策略時,最容易被忽視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強大的合作夥伴關係和反向連結關係。儘管演算法可能會改變您內容的排名或顯示方式,但高品質的反向連結和真實世界的合作能提供持久的可信度和曝光度。這些並非快速獲勝的捷徑,而是能確保您的品牌在各平台保持可見度的長期投資。
反向連結,尤其是來自您所在行業中聲譽良好網站的反向連結,會告訴搜尋引擎您的內容是可信的。但獲取這些連結並不是透過濫發論壇訊息或購買置放位置,而是建立真正的合作關係。客座文章、聯合行銷活動和協作內容使您能夠接觸新的受眾,並以有意義的方式分享權威性。
以下是幾種能產生长期影響的合作類型:
這些策略不僅有助於SEO,還能建立關係、信任和共同成長。在演算法決定內容可見性的數位世界中,合作關係確保您能被記住、推薦,並在演算法的影響範圍之外獲得連結。
隨著演算法不斷變化,有一個恆定不變的因素:人們透過故事產生連結。在擁擠的數位空間中,僅有事實和功能是不夠的。真正脫穎而出的是品牌的聲音、其背後的信念以及訊息中所蘊含的人情味。說故事讓品牌變得親近,而親近感能建立信任——這是任何演算法都無法取代的。
強大的品牌聲音能賦予內容個性,並確保部落格、社交貼文和電子郵件等各渠道內容的一致性。說故事則透過分享真實體驗和幕後時刻來深化這種影響,從而創造意義和連結。透過故事建立的信任,即使觸及率波動,也能保持受眾的參與度。
需要記住的要點:
「您的故事是您的錨點,是您的品牌永遠可以依賴的、不受演算法影響的資產,」Fig Loans 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 Jeffrey Zhou 表示。
諸如按讚和曝光量這類虛榮指標可能看起來很亮眼,但它們很少能展現完整面貌。在演算法主導的世界裡,這些表面數字往往會製造一種錯誤的成功感。要建立持久的行銷策略,應專注於能顯示實際影響力的指標。超越能見度,並詢問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人們是否點擊您的網站、註冊電子報或進行購買?諸如轉換率、電子郵件互動率、網站停留時間和客戶終生價值等指標才能揭示真實績效。
深度比廣度更重要。一篇有50條有意義評論的貼文可能比一篇有數千個按讚的貼文帶來更多價值。一個小型但活躍的電子郵件清單通常比一個大型但不活躍的清單表現更好。當您衡量那些真正能推動受眾並支持您目標的指標時,您的策略會變得更加清晰,且更少依賴平台變動。真實的指標應指導您的行動,並幫助實現可持續增長。
行銷工具將不斷演進,但您的系統不應在每次規則變動時崩潰。讓您的技術堆疊具備未來適應性,意味著建立能讓您保持靈活而非被動反應的工作流程與流程。這是關於預測變化並從容調整。
將您的策略聚焦於自有資產。您的網站、電子郵件平台、分析工具和CRM是您可掌控的工具,這不同於社交演算法或廣告網絡。憑藉堅實的基礎,即使某個渠道失效,您也能更快調整並保護客戶旅程。
讓技術堆疊具備未來適應性的關鍵步驟:
具備未來準備並非追逐每個趨勢。而是建立一個穩定、適應性強的系統,隨著行銷環境的變化而變得更強大。
數位行銷不斷變動,演算法改變在所難免,但這並不一定會破壞你的策略。成功的品牌不會專注於鑽系統漏洞;它們會建立在基礎和長期價值之上。與其追逐每一次更新,不如創建高品質內容、培養真實的受眾連結,並透過電子郵件和網站等自有平台保持控制。
依賴你直接收集的數據,衡量重要的指標,避免導致長期不穩定的速成策略。以受眾關心的聲音和故事持續且真誠地出現。當你的行銷植根於信任、相關性和適應性時,你就不會懼怕平台變化。你不僅能在更新中生存,還能透過它們成長,因為真正的成功來自策略、同理心和韌性,而非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