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用社群打造自動化銷售漏斗:YouTube 與 TikTok 完整攻略

avatar
2025年11月1 分鐘 閱讀
分享給
  • 複製連結

想讓粉絲在你休息時也買單?先準備好這些

你有很多追蹤者,卻沒有人下單嗎?很多人以為只要有粉絲就能賣東西,事實不是這樣。若沒有系統,粉絲看你、喜歡你,卻不會變成買家。要讓銷售在你不工作時持續發生,就需要一套自動化的流程。

用一個有趣問題吸引讀者:為什麼你的粉絲還沒變成買家?

粉絲不買,常是因為他們還不熟悉你,或不知道你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只靠單篇貼文或短影片,很難建立信任。你需要把流量變成名單,再用時間和內容培養關係。這就是銷售漏斗的開始。

為什麼需要自動化銷售漏斗(簡單比較與重要性)

手動跟進很累,也不穩定。自動化能讓你固定取得客戶,並且能把流量變成收入。重要的是要把粉絲從平台帶到你能掌控的地方,例如用電子郵件或社群,這樣平台算法改變也不怕。

| 項目 | 手動方法 | 自動化漏斗 | | --- | --- | --- | | 穩定性 | 不穩定,需人力跟進 | 穩定,持續產生名單 | | 效率 | 耗時且難擴大 | 一次設定,多次執行 | | 成本 | 人事成本高 | 初期投資,長期成本低 | | 風險 | 受平台影響大 | 把名單留在自己掌控的地方 |

先準備什麼產品才適合自動化銷售(數位商品、線上課程或代管式服務)

要做自動化,先準備一個可以重複賣的產品。最常見的有:數位商品(例如範本、工具包)、線上課程、或是由你團隊代為執行的代管式服務。這些產品能在你不在時繼續出貨或提供價值,最適合自動化行銷。

  • 數位商品:成本低,交付簡單,適合初學者。
  • 線上課程:能建立權威並長期帶來收入。
  • 代管式服務:價格高,需團隊支援,但利潤大。

接下來,你可以用像YouTubeTikTok引流,再用工作坊挑戰收集電子郵件,把人帶進你的漏斗。現在就開始準備你的數位商品或線上課程,去建立自動化的銷售系統,讓收入能夠自動發生。

流量怎麼來:YouTube 與 TikTok 的優勢比較

想知道哪個平台能幫你把流量變成買家嗎?流量是每個社群銷售漏斗的燃料。選對平台,可以讓你更快獲得潛在客戶,然後把他們帶進你的電子郵件營銷或社群。下面用簡單語句比較兩個熱門選項。

YouTube 優勢:搜尋流量、長期留存、建立權威的方式

YouTube像是長期的員工。影片會長時間被找得到。它也是強大的搜尋引擎,別人會透過關鍵字找到你。長影片可以展示你的專業與個性,讓人更信任你。對於要做自動化行銷與長期轉換,很適合。

TikTok 優勢:快速爆發、實驗成本低、創作頻率高

TikTok成長快,門檻低。你不需要高超的剪輯技巧就能發布。它適合每天試錯,找出哪種內容會爆紅。若想短時間驗證想法或快速吸引大量眼球,TikTok 是好選擇。

如何依時間與資源選擇平台,或同時經營的簡單策略

時間少就先選一個平台。要快見效選TikTok,要穩定成長選YouTube。如果可以同時做,先在TikTok測試點子,再把表現好的內容拉去做長版YouTube教學。重點是先做內容,再慢慢建立你的workshop挑戰,把人導入電子郵件營銷。現在就去建立你的第一個5天挑戰,開始收集名單吧。

| 平台 | 主要優勢 | 內容型態 | 適合的目標 | | --- | --- | --- | --- | | YouTube | 長期曝光、搜尋流量、建立權威 | 長影片、教學、課程型內容 | 需要穩定、想做線上課程或自動化銷售漏斗 | | TikTok | 快速成長、低成本試驗、高互動 | 短影片、幽默或實測片段 | 想快速驗證、提高觸及率、吸引大量流量 |

  • 用留言學語言:觀眾留言會告訴你真實問題。
  • 內容先於產品:先做內容,再開課或上線商品。
  • 兩邊並行策略:測試→優化→長版化,提升轉換效率。

把流量變成客:為何選工作坊與挑戰而非一般鉛子?

想把粉絲變成買家,卻總是卡在那裡嗎?很多人只靠免費的電子書或清單,結果粉絲拿了就走。要把流量變成付費客,最有效的辦法是用工作坊挑戰。這兩種方式能帶來更多的「面對面時間」,建立信任,讓人真正得到小成就,才會願意付錢買你的課程或服務。尤其搭配YouTubeTikTok做流量,然後用電子郵件行銷做後續,你就能把流量變成長期的客戶,實現自動化行銷

| 方式 | 優點 | 缺點 | | --- | --- | --- | | 工作坊 | 高信任、可教導系統、易引導購買 | 製作一次較費時 | | 挑戰 | 每天小步驟、建立習慣、參與度高 | 需要連續內容輸出 | | 電子書/檢查表 | 準備快速、易發送 | 拿了就走、互動少 |

工作坊框架(Old Problem → New Solution)— 教學要聚焦在結果

工作坊用「舊問題 → 新解法」的方式很強。先說明學員的痛處,指出常見錯誤的解法為何失敗。接著介紹你的新方法,簡單講出步驟與原理。最後給明確的下一步,例如報名課程或預約諮詢。重點是教學要能讓人看到短期成果。只給資訊不夠,要讓人有小勝利,才會信任你並付費。

挑戰設計法:分日教學+每日行動,建立習慣與信任

挑戰把學習拆成小日課。每一天教一個要點,並要學員做一件小事。小動作成就感強,參與度高。5天挑戰是常見的例子,第一天給簡單勝利,接著疊加難度。挑戰期間你會收集電子郵件,也能把參與者導到你的線上課程或付費方案。立即報名一個工作坊或挑戰,開始把流量轉成客戶。

為何單純的電子書或檢查表常留不住流量

電子書或檢查表資訊量大,但互動少。人們常下載後就忘記。缺少實作和回饋,信任也建立不深。要改變這點,就讓免費資源帶來小結果。例如把檢查表變成第一天的挑戰任務,或把電子書的核心拆成一堂短工作坊。這樣可以提升留存率,增加轉換率。

養成期與持續優化:用郵件與四大指標提升轉換

想過為什麼有人能讓粉絲變成買家,而你卻做不到嗎?關鍵不是推銷,而是把人從「看過」變成「信任」,再變成「付費」。做好這三步,就能讓你的社群銷售漏斗開始自動化賺錢。

自動化郵件序列應該包含的內容:症狀、解法、常見問答與時限促動

當有人留下資料,第一件事是用自動郵件幫他們理解問題的「症狀」,再介紹你的解法。接著回答常見問題,消除疑慮。最後給一個明確的時限或優惠,讓想買的人願意現在行動。記得用簡單句,讓讀者容易理解。

社群或名單的長期養成:每週內容與社群互動的角色

把人從平台帶到你的名單或社群,才不怕演算法變動。用每週郵件或社群活動持續提供價值。內容要教人一步步解決問題,慢慢建立信任,這樣他們才會在未來成為買家。

持續優化四大重點:Leads(流量)、Profit(利潤)、Client Results(客戶成果)、Product Improvement(產品改善)

| 重點 | 要做的事 | 簡短說明 | | --- | --- | --- | | Leads(流量) | 穩定產出內容並追蹤來源 | 知道哪個平台帶最多名單 | | Profit(利潤) | 計算成本與每單價值 | 了解投資回報,決定能投多少廣告或工具 | | Client Results(客戶成果) | 收集見證與案例 | 好的成果會帶來更多自然推薦 | | Product Improvement(產品改善) | 優化課程與銷售路徑 | 產品越好,轉換越高,客服也省力 |

立即行動(CTA):去使用或報名 5 天挑戰,開始實作

現在就開始練習,把重點做起來。下載範本或報名一個 5天挑戰,按步驟做一次完整的漏斗測試。專注於關鍵詞:YouTubeTikTok自動化行銷工作坊挑戰電子郵件行銷線上課程,一步步去做,就能看到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