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TikTok vs UMG 版權大戰:2024 創作者還能靠熱門音樂成長嗎?

avatar
2025年11月1 分鐘 閱讀
分享給
  • 複製連結

提出問題:UMG 抽走音樂,TikTok 創作者該擔心什麼?

最近 UMG 暫時把他們的音樂從 TikTok 下架了。這件事會讓很多創作者感到害怕。因為熱門音效本來是很多影片快速爆紅的關鍵。現在我們要想辦法改變內容策略,才能繼續成長。

有趣問題引導:沒有 Taylor Swift、Drake 的背景音樂,內容還能紅嗎?

UMG 代表很多大牌歌手。當這些歌的聲音被移除時,影片會顯示「聲音無法使用」。短影片靠熟悉的音樂吸引人。沒有那些音效,做起來會比較不方便,但並非沒辦法。

事件重點簡述:UMG 代表 32% 藝人、抽走全曲目是什麼意思?

兩邊爭執的重點有三:一是酬勞不足;二是 AI 生成內容的問題;三是用戶安全與名聲保護。雙方都想要更多收入與保護藝人。過去其他唱片公司也曾和 TikTok 談判後達成協議,所以結果很可能會被解決。

為什麼這件事會影響你的日常內容製作?

簡單說,熱門音效變少了。這表示你需要新的內容策略:繼續發短片,但也要開始做更多長影片、橫向影片與教學型內容。還要保持每天發布的習慣,並建立自己的電子郵件名單,這樣就不會只靠演算法。現在就開始把這些改變放入你的計畫裡。

這場談判說了什麼?創作者會遇到哪些具體問題?

你會不會擔心熱門背景音樂突然消失?TikTokUMG 的談判破裂,讓很多以音樂成長的 創作者 感到不安。很多流行歌曲短時間內被標示為「聲音已下架」,這會影響用趨勢音效的影片能見度與成長。

UMG 的三大關切:藝人報酬、AI 風險、使用者安全

  • 藝人與詞曲作者的合理報酬:UMG 認為付得太少。
  • AI 可能稀釋版稅與取代人聲,影響創作生計。
  • AI 深偽或不當內容會傷害藝人名譽,衝擊安全。

TikTok 的回應與雙方博弈對平台內容的即時影響

TikTok 說 UMG 的做法讓藝人失去曝光機會。雙方現在互相施壓,結果是部分 趨勢音效 立刻不能用了。創作者要面對短期的不確定,並調整自己的內容策略。

短期現象:熱門音效被標為「聲音已下架/侵權」

當音樂下架,原本靠音效爆紅的短片會失去一部分吸引力。但這並不代表平台沒戲了,只是要改變使用方式。

長期風險:熱門素材來源可能改變,內容形式要多元

TikTok 正推長影片、橫向播放和更多變現工具。未來不應只靠短音效片,應該混合短片與長影片,並開始建立自己的 電子郵件名單,以防平台變動。

| 內容類型 | 優點 | 缺點 | | --- | --- | --- | | 短片+趨勢音效 | 易爆紅,製作快 | 音效被下架會受影響 | | 長影片(30s+) | 更能變現、留住觀眾 | 製作成本高、要時間 |

「UMG 擔心 AI 會稀釋版稅並傷害藝人。」

TikTok 如何轉型(YouTubification)與新功能利基

你有想過當熱門歌不能用,該怎麼成長嗎?現在 TikTok 正在往「像 YouTube」的方向變化。平台想讓人看更久,吸引更多廣告主,於是推出了更多長影片功能,並用新計畫回饋創作者。這對靠 趨勢音效 長大的 創作者,會帶來改變,也帶來機會。

長影片(最高 10 分鐘)與 Creativity Program Beta 的重要性

長影片能讓你講更多內容,建立粉絲信任。平台對超過 1 分鐘的內容給予補助(Creativity Program Beta)。雖然短片仍有用,但長片更容易變現,能提高平均觀看時間,吸引中插廣告,提升每千次觀看收入(RPM)。

Landscape(橫向影片)功能:平台鼓勵的新呈現方式與機制

TikTok 推出橫向(Landscape)播放,點開能全螢幕看,減少滑動離開。這能逼大家看久一點,未來可能放中插廣告。你可以偶爾用橫向影片(建議每週 1–3 支),來測試效果並搭配縱向內容。

廣告、RPM 比較:為何要重視長內容與優質 Feed

TikTok 希望吸引更多廣告主,所以要更長、更有深度的影片。相較之下,YouTube 的 RPM 通常高很多。若內容能留住人,就能拿到更好的分潤。維持高品質的 Feed,也能讓平台願意投放更多廣告,進而提高你的收益。

| 項目 | 短影片 | 長影片 | | --- | --- | --- | | 長度 | 5–15 秒(常見) | 30 秒–10 分鐘 | | 優點 | 快爆發、易追趨勢 | 內容深、易變現 | | 建議頻率 | 每日 1–4 支 | 每週數支 |

清理內容與打擊 AI 重複素材,對優質創作者的正面意義

平台開始清理低質或重複的 AI 內容,這會讓好的創作者更容易被看見。不要只複製貼上爆款,建議把舊作品重新剪、加新角度再發。這樣你在更乾淨的環境下,更容易脫穎而出。

  • 保持每天上傳,養成演算法的信任。
  • 混合短片與長片:短片抓流量,長片留粉並變現。
  • 試用橫向影片,但不要取代縱向主力。
  • 建立電子郵件名單,把粉絲資產帶到平台外。

立刻行動清單:內容類型、排程與保護措施

你是不是在想:若 TikTokUMG 在版權上卡住,我還能靠熱門音樂成長嗎?答案是可以,但要改變玩法。下面有簡單、可執行的清單。跟著做,你的成長機會會更穩。

內容組合建議:短片(5–8 秒)+ 中長片(30–90 秒)+ 長片(1 分以上)

短片用來抓注意力。中長片教重點或展示技巧。長片用來建立信任並有機會變現。建議把這三種內容輪流排進你的每週計畫。短片負責曝光;長片負責轉換。

發文頻率與一致性:每天發文,1–4 支為目標

  • 每天貼文。一天 1 到 4 支最理想。
  • 連續發文的天數越多,系統給你的流量權重越高。
  • 短片幫你保持頻率,長片幫你留住觀眾。

橫向影片放置策略:每週 1–3 支作為實驗與補充

TikTok 推橫向影片是為了延長觀看時間。你不必全換格式。每週放 1 到 3 支橫向影片,觀察哪些內容表現好,再調整。橫向影片適合教學或深度內容。

保護自己:建立 電子郵件名單(解鎖 link-in-bio 後開始)

別把全部資產放在平台上。當你有 1,000 名粉絲,就能放進站外連結。用簡單免費品交換電子郵件。名單能讓你變現,也能在平台出事時保護你。

馬上去做(CTA):馬上上傳一支 60 秒以上影片或設定你的第一個引導頁面

現在就挑一個主題,錄一支超過 60 秒的教學或故事。或去開一個簡單的引導頁,把電子郵件收起來。這兩件事會讓你的 內容策略 更有彈性,也更能應對未來的版權或演算法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