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影片將不會獲得收益嗎?2025 年 7 月 15 日的新收益政策 🥲

2025-07-25 11:584 分鐘 閱讀

內容介紹

在這段影片中,主持人討論了YouTube的獲利政策最近的變更,這項變更將於7月15日生效。更新顯示,獲得4000小時的觀看時間和1000名訂閱者並不保證可以獲利。此外,生產“低努力”內容的頻道除非提供原創內容,否則將不會獲得獲利。主持人強調創作符合YouTube政策的影片的重要性,包括避免僅依賴AI生成內容。主持人提到對於獲利可行性日益增長的擔憂,並鼓勵創作者透過原創的努力來建立個人品牌,同時要意識到平台對AI的政策不斷變化。觀眾被鼓勵對任何疑問進行留言,並訂閱頻道以獲取未來的更新。

關鍵信息

  • 一項新的YouTube獲利更新將於7月15日實施。
  • 即使擁有4000小時的觀看時間和1000名訂閱者,獲得獲利也並不保證。
  • 低労力內容將不再獲得貨幣化,頻道必須專注於原創內容。
  • 在創作者中,對於獲利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問題出現了一種恐懼的氛圍。
  • 創作內容最安全的方法是使用包含原創輸入的面部攝像頭視頻。
  • 雖然人工智慧可以用來生成視頻的元素,但創作者必須確保內容被視為原創。
  • YouTube目前的政策並未專門針對人工智慧內容,但隨著人工智慧在內容創作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預期相關規定將會逐步發展。
  • 儘管在貨幣化方面存在潛在風險,但創作者仍被鼓勵保持熱情,並探索除了 YouTube 的 AdSense 之外的其他收入途徑。

時間軸分析

內容關鍵字

YouTube 獲利更新

一項新的YouTube變現政策更新,自7月15日起生效,指出滿足之前的要求,即4000小時的觀看時間和1000名訂閱者,並不保證能獲得變現。此外,低努力內容將不再符合變現資格,並且將需要推出原創內容。

AI生成內容

討論包括了在內容創作中使用人工智慧,提出了對於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片的原創性疑慮,以及這對於在 YouTube 新政策下的變現影響。完全由人工智慧製作的內容可能面臨被認可為原創的挑戰。

內容創作策略

該視頻建議創作者應專注於建立個人品牌並自行創作原創內容,包括面對鏡頭的視頻,以確保在未來可能的政策變更和獲利問題中保持安全。

人工智慧使用的風險

雖然利用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可以帶來益處,但這其中存在著重大風險,特別是與內容的原創性及在像YouTube這樣的平台上的獲利資格有關。

YouTube之外的賺錢潛力

鼓勵創作者探索各種收入來源,包括品牌推廣和合作,而不僅僅依賴於YouTube的廣告收入進行變現。

社區指南遵從性

了解並遵守 YouTube 的社群指南對於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以避免與獲利及潛在的頻道終止相關的問題。

相關問題與答案

對於YouTube獲利的新更新是什麼?

新的更新指出,即使你完成了4000小時並擁有1000名訂閱者,仍然不能保證你的頻道會獲得盈利資格。

低努力內容能在YouTube上賺錢嗎?

不,低努力的內容將不再在YouTube上運行;只有原創內容將被考慮用於獲利。

創作者如何確保他們的內容符合獲得貨幣化的資格?

創作者應該專注於製作原創內容,並避免低投入的影片,以確保他們的頻道能夠獲得盈利。

AI生成的內容對於獲利有什麼影響?

AI生成的內容可能不被認可為原創。創作者應該融入自己的聲音和個人品牌,以提高獲利的機會。

在視頻中顯示你的臉以進行盈利是否必要?

雖然這不是絕對必要的,但創建面部攝像頭視頻可以是一種更安全的策略,以確保內容被認定為原創。

除了廣告,還有哪些其他方式可以在YouTube上賺錢呢?

創作者除了可以透過 YouTube 的 Adsense 賺錢外,還可以透過推廣、品牌合作和聯盟行銷來賺取收入。

如果創作者想要在YouTube上安全地進行,他們應該怎麼做?

創作者應該專注於建立個人品牌和製作原創內容,以在平台上創造一個可被認識的存在。

我們何時可以期待有關YouTube上AI內容的規則?

儘管目前沒有針對AI內容的具體規則,但隨著趨勢的發展,預計未來會有相關的法規出台。

在YouTube內容創作者之間,對於獲利的氛圍是什麼?

在創作者之中,由於新的政策和對於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不確定性,對於獲利化存在一種恐懼的氛圍。

如果創作者對其內容的獲利資格有疑慮,他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創作者有疑問,可以留下評論以尋求澄清並隨時了解政策的變更。

更多視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