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與 gRPC:人工智慧代理與大型語言模型如何連接工具與數據

2025-10-28 12:335 分鐘 閱讀

這段視頻探討了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的人工智慧代理在連接外部服務(如航班預訂、庫存檢查和數據庫)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它介紹了兩種協議:模型上下文協議(MCP),這是為了讓人工智慧代理訪問工具和數據而創建的,以及 gRPC,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微服務連接框架,在性能上表現優異,但並不是為人工智慧設計的。 視頻強調了 MCP 的人工智慧原生特性,例如運行時發現和 LLM 動態獲取外部數據的能力,並將其與 gRPC 的二進制序列化和流媒體能力進行比較。 雖然 MCP 允許直觀地發現和使用工具,但 gRPC 提供了速度,但需要額外的層來進行人工智慧的翻譯。 最終,視頻建議隨著人工智慧系統的演進,MCP 將作為發現介面,而 gRPC 將用於處理高吞吐量請求。

關鍵信息

  • 由大型語言模型(LLMs)驅動的人工智慧代理在與外部服務溝通時面臨挑戰,例如預訂航班或查詢數據庫的任務。
  • MCP(模型上下文協議)是由Anthropic在2024年底推出的,專門為人工智慧代理設計,以連接大型語言模型(LLMs)到工具和數據。
  • gRPC(谷歌遠程過程調用)是一個著名的RPC框架,用於連接微服務,但最初不是為了人工智慧應用而設計的。
  • 這兩種協議都解決了與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上下文窗口限制相關的挑戰,因為這些模型無法一次儲存所有必要的信息。
  • MCP 允許大型語言模型動態查詢外部系統,而不是試圖將所有數據適應到上下文窗口中。
  • MCP包括原始元素,例如工具、資源和帶有自然語言描述的提示,以便LLMs能夠輕鬆理解。
  • 在MCP中,發現功能內建於協議中,使AI代理能夠迅速了解可用的能力。
  • gRPC 提供如高效的二進制序列化、雙向串流和更快的性能等功能,但提供的是結構性資訊,而不是大型語言模型(LLMs)所需的語義上下文。
  • 在 gRPC 實現中,通常需要一個適配器層來將自然語言查詢轉換為 AI 代理的具體 RPC 調用。
  • MCP 使用 JSON-RPC 2.0 進行通信,這是可讀的,而 gRPC 則使用協議緩衝區進行二進制通信,從而實現更快速的消息解析。
  • MCP 最適合用於 AI 發現,而 gRPC 在高吞吐量工作負載中在速度和效率方面表現出色。

時間軸分析

內容關鍵字

AI代理和通信協議

AI代理,依靠大型語言模型(LLMs)驅動,需有效地與外部服務進行溝通,以處理如航班預訂和庫存檢查等任務。討論集中於兩種協議——模型上下文協議(MCP)和谷歌遠程過程調用(gRPC)——以及它們在增強代理AI能力中的作用。

模型上下文協議 (MCP)

由Anthropic推出的MCP旨在為AI代理提供協助,促進大型語言模型(LLMs)與外部工具和數據之間的連接。它提供了如工具、資源和提示等基本元素,使得動態查詢和運行時能力發現成為可能。

gRPC(Google遠端程序調用)

gRPC 是一個快速且可靠的 RPC 框架,負責組織微服務之間的通信。 它使用協議緩衝區進行高效的二進制序列化和實時流媒體傳輸。 然而,它缺乏大型語言模型(LLM)所需的語義上下文,這通常 necessitates 需要額外的 AI 翻譯層。

在大規模語言模型中的上下文窗口限制

大型語言模型(LLMs)面臨限制,因為它們的上下文視窗限制了它們能夠保留的信息量。MCP 允許這些模型查詢外部系統以獲取實時數據,克服大型數據集或數據庫的限制。

人工智慧代理的適應性

MCP 促進了人工智慧代理的適應性,使它們能夠利用新的工具和能力,而無需重新訓練。這種靈活性與 gRPC 形成對比,gRPC 通常需要對服務細節有特定的了解。

MCP和gRPC中的通信流程

MCP和gRPC的通信過程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MCP使用JSON-RPC進行連接,這允許自然語言的互動, 而gRPC則利用HTTP/2和協議緩衝區,提供更快的二進制通訊,但需要一個適配器來處理AI友好的意圖。

探索機制

MCP 將發現整合到其協議中,使 AI 代理能夠動態地訪問可用的工具和資源。相對而言,gRPC 僅提供結構性信息,因此需要一個適配器層以便更廣泛的理解和使用。

效率和表現比較

MCP專為人工智慧設計,提供語義清晰度,而gRPC在速度和可擴展性方面表現出色。 在選擇這兩種協議時,將根據具體應用需求進行決定,因為人工智慧代理從簡單的聊天機器人演變為強大的生產系統。

相關問題與答案

什麼是MCP?

MCP,或稱為模型上下文協議,是由Anthropic在2024年底為人工智慧代理設計的一種專用協議,用於將大型語言模型(LLMs)連接到工具和數據。

gRPC和MCP有什麼不同?

gRPC是一種遠程過程調用框架,提供速度和可靠性,但並不是以人工智慧為設計目的。它需要額外的AI翻譯層,而MCP則是專門為人工智慧而構建的,提供語義上下文和運行時發現。

大型語言模型(LLMs)有哪些限制?

大型語言模型(LLMs)根本上受到其上下文窗口和訓練數據的限制。 它們無法在其上下文中直接保存整個客戶數據庫或實時數據流。

AI 智能體是如何克服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限制的?

人工智慧代理可以按需查詢外部系統以獲取特定信息,這增強了它們的能力,且不會使其上下文窗口過載。

MCP協議的關鍵組件有哪些?

MCP 提供了三個關鍵原始功能:工具(像是「獲取天氣」的函數)、資源(像是資料庫結構的數據)以及提示(互動模板),所有這些都用自然語言為大型語言模型(LLMs)進行描述。

在MCP中,溝通流程是什麼樣的?

在MCP中,流程始於一個宿主應用程式連接到MCP客戶端,然後該客戶端與連接到外部服務的MCP伺服器互動,結果通過相同的路徑返回。

gRPC是如何處理請求的?

gRPC 使用 HTTP/2 進行通信,允許雙向流媒體和多路復用,這使得可以同時處理多個請求。

MCP中的發現機制是什麼?

MCP 具備內建的發現功能,允許客戶端連接到 MCP 伺服器,並立即呼叫像是 tool/list 或 resources/list 的指令,以理解可用的能力,這是一種語義化的方法。

為什麼開發人員需要一個 AI 翻譯層來支援 gRPC?

開發者需要一個AI翻譯層,因為gRPC通過protobuf定義提供結構信息,而不是語義上下文,這使得將自然語言意圖轉換為具體RPC調用需要額外的步驟。

MCP(Message Communication Protocol)和 gRPC(Google Remote Procedure Call)的效率比較如何?

MCP 使用基於文本的消息格式的 JSON-RPC 2.0,使其更易於閱讀,但往往更冗長。相對而言,gRPC 使用二進制協議緩衝區,這使得它更快且體積更小,但人類可讀性較差。

更多視頻推薦

分享至: